如你所见,这可能就是中医衰落的真相
如你所见,这可能就是中医衰落的真相k~:X9\ my2A张泊远 纪录中医
2ZS ]5I L&x;C @
互联网时代造就了一条巨大的天堑,隔开了“传统”与“现代”,隔开了“中老年人”与“年轻人”,隔开了父母与子女。并且正在走入一种越不去了解,就越无法理解,越无法理解,越会排斥的恶性循环中。
这种恶性循环会随着年长者的先一步离去而逐渐打破,但是,这其中也伴随着无数的牺牲者,中医可能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个恶性循环的故事,我决定先从父母和子女讲起——
有人不知悔改,迷雾中混淆黑白4z]1tys9K_c
u&U)N/^8nB,m/E _
我被父母找了几个亲戚强行从网吧带出来,他们说要送我去戒网瘾中心。我心中很平静,脸上是一副“要杀要剐随便你,反正我还会跑出来”的表情。所以我也很听话,他们让我走我就走,让我上车我就上车,到“医院”下车的时候看了一眼,心中还想着“就这样?不过如此”。
到楼上,几个“盟友”把我直接带到那个房间,让我躺在床上,我都一一照做,那时候的我狂妄自大,觉得随便你怎么样都没法改变我。g P4B-A$H
$C}"h'L6T eL4Y1]
过了很久杨永信才来,后来得知是跟我父母交涉住院事宜。{vk^5X_1@9N
$ns j^C(M\*u
来了之后就说“来,我们做个检查,检查一下你有没有网瘾”。说罢,八个盟友开始用力按着我身体的所有能动的关节。并往我嘴里塞牙套(保护舌头和牙齿,防止电击治疗时咬掉舌头或者咬碎牙齿)。$_/RQs2Jo2W
B8gN#zS2L
机器打开发出“滴滴,滴滴,滴滴,滴滴”的声音,现在我还清清楚楚的记得。f0PICo7s
第一下下去,我看到眼前一道白光,就像闪电,贯穿左右,我明白了为什么要有人按着我。我张口大骂“我艹你m..”最后一个音节还没说出口,第二下已经上了我的脑,那个ma音也变成了呜呜呜呜的下意识音节。
9so9R/Z5a:r7b#Zt7s
第二下结束之后,我缩短了言语“草泥马这是什...”
!A%z!o.R6{X(EV)q1Ol
第三下,闪电又一次穿过我的脑袋,我已经虚脱了,所有的力气在刚才的挣扎中已经全部用尽。
)t-Qr ]q*X-@2e
杨永信问“还骂么?”2XR~R\ ^ oCV
*AL0iL(O _
“不骂了”
i'@mm\&v$S
“知道自己为什么来这里么?”9y_2y'n"?7VSJx2G
.WR6F/r.V og
“不知道”FHM+GVQ0hy
hbK@$} a3gb+g
又是一阵呜呜呜呜呜。
“知道了么?”9_f,yAmz`u
“知道了”
_[(I&S/uA d!{5b
“为什么?”
f Ev)g:W\B4m
“我不听话.....” GG+r!J#r9DxK
类似这样的洗脑对话很多次之后终于:
“等会儿出去知道怎么跟你父母说么?” O?0eF4tk f'F
~2VW1D sL8doq-Q
“知道,我好好说”
“恩,好。让他起来吧。”
;UR"_+J bJ5k't(nP
“盟友”松开手,我下床的时候直接跪在了地上,并在盟友扶我之前自己站了起来,我怕他们说我装可怜再把我弄上来。0P.pyj }8B
出门,见到父母。
那是我这辈子最虔诚的一次忏悔,没有之一。;I;Q]'i v,x(WF
G1k4D]$@7o?w5x
我看到他们脸庞的那一刻,泪水就止不住了,我走过去,很自然的跪在他们面前,抱着他们止不住的哭了好久。8|P0riQZ?.o
2m)@;igBh$O2qO
“像”个受伤了之后想找依靠的孩子。;o(Lra1r"d
B N.R5vE!u_
——知乎:@网瘾患者+JH&pN3]{ Y4s8G$yA
tVvI"UN,oCKc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看过一部2018年12月上映的电影,叫《狗十三》,讲的是一个孩子被成人驯化的成长悲剧。当初在电影院里,坐我旁边的小姐姐看到一半就开始小声啜泣,电影结束时却没了声音,转头一看,她满面泪痕,正处在一种不发出声音却“嚎啕大哭”的状态。我几乎能肯定,她也是这部电影的女主角之一。
在中国,相当多的中国父母正在以“听话”“懂事”“为你好”之名,杀死孩子们很重要的东西。普通人可能说不清楚,可懂中医的人理应明白,他们杀死的正是所谓“心藏神”的心中之神。心神不仅和生理有关,更是和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有关。(往期相关链接:徐文兵 | 活不明白的现代人,不知道怎么教养孩子)
wi(Ui5K b H`
而因为不懂教育又缺乏对孩子和互联网的了解,“网瘾”成了背负罪名的祸首,各地戒网瘾学校生意兴隆,却听哀鸿遍野——%HY)wz3cs
江西省南昌市,16岁男孩王伟在被送进豫章书院后,因不堪屈辱和折磨,最终选择喝洗衣液自杀,幸运的是被及时抢救成功。回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王伟的情绪都无法恢复正常,他害怕自己再被突然送走,他也害怕有人对他好,总之,他恨周遭的所有人。
;_O2p1E ^#b
对于亲手将他送进豫章书院的母亲,王伟一度不肯原谅,但在时间和母爱的浸润下,现在的王伟,已经渐渐走出来了。他说“我不再恨母亲了,但心底还是有隔阂。”
*] Vm.kO'i0~8b9n x Y
安徽合肥,18岁的李傲,被送进正能教育学校,因反抗激烈,白天被教官罚站,在烈日下暴晒,夜里也不让休息,被手铐吊挂在窗户上持续40小时,期间不让饮食进水,最终因为水电解质紊乱身亡。在殡仪馆里,母亲见到儿子头部、背部、胳膊、小腿都是青一片紫一片的,“全身上下都是伤”。
-o5~hqu
山东济南,16岁女孩陈欣然在戒网瘾机构山东科技防卫专修学院中被虐待100多天,回家后性情大变,做了一系列过激举动,她捆绑殴打母亲,最终母亲在她8天的控制下,不幸去世。 aM2ek8H1XM:q
这其中最让人惊叹的要数在知乎上看到的答案,答主的朋友小A因为去网吧被送去了戒网瘾中心,几年后回家的小A烧了自家的饭店,捅了父亲17刀。后来去探监时,发现原来又高又壮的小A现在瘦骨嶙峋,整个人唯唯诺诺,像受惊的鸟一样,他说在网瘾中心的几年就是噩梦。而问起他父亲的事情的时候,他眼神里露出一丝暴戾,他说他不后悔,他说之所以在网瘾中心能熬过这几年,就是为了这几刀。3L\-Lr shw
父母把孩子送到该类机构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听话的孩子”,只要你没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你不仅上网打游戏会被送进去,你就算太过文静都有可能被送去重新改造。
6\[!~#rqIg
尽管早年的杨永信事件和去年爆出的豫章书院闹得沸沸扬扬,但现在随便百度相关关键词,还是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戒网瘾机构。这类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以半年或一年为一个周期,收费26000到50000元不等。
这类机构规模有大有小,有的开办运营已达十年之久,常年在校生高达400余人。这个以戒网瘾为噱头的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极具规模、利润高达百亿的暴利市场。3l'@f W$C _
e[Q[+ve1nm*e
通过竞价排名广告,花言巧语诱导束手无策的父母将孩子送入虎口,利用所谓的感恩教育和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摧残着孩子的精神和肉体。
有需求才有市场,这背后的问题是什么?是父母无法理解子女?无法与之沟通?我认为这是权力拥有者的傲慢,年长而自大的父母,对年幼却难以掌控的孩子恼羞成怒,最终放弃其他可能性,甚至可能没有想过其他可能性,只想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
|'Q s~2f
当然你要说这全怪他们吗?可能也不怪,因为他们的父母大抵也是这样对他们的,甚至更差,只是彼时即没那个条件,更没有戒网瘾学校这种产业。[+~WNa{!z
s1[_Et&QF@
而接下来的故事,讲的是年轻人和老一代的战争——A3qw2[.NIg7z
满座衣冠街老朽,黄泉故事无止休
2018年底最出名的梗当属六老师的“六学”所属了。
借助中国电视剧产业萌芽,原本在家中不受重视的六小龄童把中国传统文学中,极其少见具备反传统英雄特质的孙悟空形象变成了影视经典,经典到几乎把孙悟空影视剧形象死死的框定下来。三十年来,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重播超过3000次的电视剧巅峰,是一部无人超越的经典之作。
C\Fs {sIz
但为何突然之间,六老师就成了众矢之的?什么六小龄童狮子大开口、工作态度差、刚愎自用、言行不一,其实这都是私德问题了,不必过分苛责。何况还有所谓“灵堂卖片”“吴承恩故居挂满六小龄童照片”等假新闻更是其人设崩塌后,墙倒众人推。1`)v zeR0l/nt
而真正引发问题的错误在于公德。他不仅要垄断孙悟空的形象,还要垄断《西游记》的解释权,以至于六老师独创了一套六学逻辑:7cKIb[(XT bj)\0Vo
《西游记》小说是世界名着——所以86版《西游记》电视剧=世界级作品;-N;|W,WJ9r/M t'hD_4R#y
86版《西游记》电视剧孙悟空是六小龄童演的——所以六小龄童=《西游记》;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六小龄童演过吴承恩——所以,六小龄童=吴承恩。}.E5j9}5\'q
自谓正统的心态一旦建立,傲慢便随之而来,之后一有机会就含沙射影,讽刺诋毁同行,讽刺诋毁与《西游记》相关的其他作品。比如横担金箍棒这个动作,六老师几乎每次演讲都会做一遍,而这个动作无疑是在影射《大话西游》中周星驰扮演的孙悟空。
b.FxwO9E)eF*l*pM3f1z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v)L8B.l4a$`,bV(o)e@
7Z t sV&FY5r
六老师多次发声表示“看到名着被恶搞,自己很心痛。”可这要是往上讲,《西游记》就是对《大唐西域记》的恶搞啊,你该不会相信玄奘法师带着猴子和猪到处走吧?86版《西游记》电视剧和原着要表达的精神更是相差了不少。恶搞从何而来呢?
其实说到这,我又非常能理解六老师的想法和行为,因为不光是他觉得自己正统,就连我的爷爷辈和父母辈一干亲戚都这样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我看《大话西游》的时候就被长辈一致认为这是毫无营养又瞎编乱造的东西,对《七龙珠》的评价也和六老师不尽相同:“刺毛炸鬼”,并且言必称六老师演的孙猴儿为当世经典。,h!ds5I-UnH
当时也觉得他们的说法没毛病,毕竟谁都喜欢这个孙悟空,但是,我们也喜欢另外几个孙悟空啊,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如此否定,总归不是滋味。只是当时……我们不享有话语权罢了。F]t@x
这种对文化乃至审美的单一价值观形成,与中国的历史乃至当今教育脱不了干系,大一统思想和等级制度,分别从横纵两个方向上框住中国人太久。而互联网正在打破这个框。
Q ~w){(m%B_&v
梁文道老师曾在“圆桌派”中曾说过一段话:其实对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刻板知识灌输,而是教他们学会“怀疑”,大学校园最应该推广的不是尊崇和权威,而是怀疑。但在传统教育下的80后甚至90后,他们内心其实是有一种指路明灯式的权威存在,他们坚信这种东西会对他们未来产生正面作用,但当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发现这种东西其实是错的甚至和事实相悖的时候,原本不懂得怀疑的年轻人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否定意识,甚至渴望打倒甚至碾碎这种权威形象。
qJ c/zl ?n_KR
六老师就是80后和90后年轻人正在碾压和撕裂的权威,曾经他扮演的孙悟空是每一个孩子的英雄,那种原本高高在上的艺术家形象,现在被各种六学材料映照得滑稽而可笑,甚至在艺德以外的私德方面,六老师也被扒成了一个人渣般的存在。2}ep}-i%mE Q6]
六老师的失败还败在低估互联网时代的力量。曾经的八九十年代,舆论是单向且可操控的,没有话语权的民间,除了选择相信,就只能无视,绝对不可能有任何反击和质疑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