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31.母亲的病# z2 w, y7 u: z' u' m9 f5 D! q5 y

7 f) g# f/ p; J母亲家成份好,父亲却是黑五类,他们结婚时母亲没有得到家里的支持和祝福,新婚就陪父亲戴高帽游行。母亲个子小,干农活却不落人后,一生做得很苦。母亲的针线活做得好,冬夜在煤油灯下往往做到鸡鸣,母亲灯下的身影,已经象剪纸一样刻在脑子里,现在再也穿不到母亲手纳的舒适的布鞋了。母亲爱看戏和电影,兴致好时甚至哼两句,不过似乎常走调。父亲干了十八年庄稼后终于凭考试当了老师,母亲一人就扛了农活和家务。加上我们兄妹四人读书还算争气,母亲再苦她觉得有盼头。
8 R, o5 G$ Y1 U' l) {6 u9 T+ a1 y/ R我考上了黄冈高中,名震乡里,每个人都说一脚已经踏进了大学门。就在这时,母亲的眼睛却“突然”要看不见了。我估计她视力下降已经很久了,却忍着不看医生,在农村,很多人都是这样的。父亲那时就说,要瞎,再等三年也好,三年后我就上大学了。
, h! X. g7 |5 Y: v母亲的眼睛终于渐渐的什么也看不见了,只剩下一点光感。母亲仍然没有放弃劳动,只要把她扶到田里,一些活象插秧,母亲闭着眼睛也作得比别人快和好。母亲甚至不要拐杖一人能摸到村外菜园里施肥摘菜。母亲眼睛看不见后她觉得“有罪”,增加了家里的负担,她开始吃素以“赎罪”。我们子女怎么反对也没用,父亲也发脾气,母亲只温言辩说现在吃肉反胃,固执地坚持。母亲的眼睛表面看来和好人一样,开始有些农活不能干,村里还有人说闲话,说成了先生娘子变娇气了。母亲气苦也不辩解,一次过一条小沟摔破了头皮,母亲就骂自己活该,谁叫瞎了眼(我现在想到这个情景还落泪)。母亲眼瞎后对我说,她娘家条件好,从小没吃什么苦(也就“常年有干鱼吃”)。而父亲从小受尽了苦,父亲是读书人,最想到各地名胜游览,我们以后有出息了要带父亲到外面走走。我们到现在也没有完成母亲的心愿。
- Q# T! k; S1 s+ x+ P' H母亲最羡慕天上的飞鸟,无忧无虑在无边的天空自由飞翔是最幸福的。失明后母亲再也看不到飞鸟了。$ g; l- y2 I4 K) ^  V) j
母亲失明后,有亲戚介绍去看神婆(也是一个远房亲戚)。我当时激烈反对,母亲说人家也是好心,看看也不费什么,还是去了。本县柳林医院眼科很有名,母亲在那里住院了好久,结论似乎就是“视网膜脱离”,药吃了不少,记得六味地黄丸就吃了十几瓶,没有一丁点效果。在县医院也住过些时,父亲去医院探病,看到母亲孤零零的坐着茫然的看着窗户,心痛之下就接回家了。父亲说,把自己的眼球挖一只给母亲也好,但医学还没有这么发达。父亲还要上班以微薄的工资养家并供我们兄妹四人读书。7 }  k5 K) Y, o4 F1 C
一次由奶奶带着母亲 到大城市武汉去看病。奶奶年轻时曾住过武汉,不过早已不是当年模样。乡下人本就自卑,大医院摸不着门路,钱带的少,乡下口音与医生交流困难,医生极其“不耐烦”,态度极其“夹生、势利”,在照了眼底片并胡乱开了一些“安慰剂”后没有进一步治疗就回了。这回似乎诊断搞清楚了,是“视神经萎缩”,我在大学里问老师,老师说是“不治之症”。母亲在这件事上对奶奶似乎有点意见,母亲觉得如果坚持下去也许有希望治好。
# X1 [0 D7 A& d后来有亲戚拿来报纸,上有广告说郑州某医院眼科非常高明,治“视神经萎缩”效果尤其好。父亲心动了,带了全部的家底(多年积蓄的2000多元)到郑州孤注一掷。住不起院,就借住在本校一位老师的弟弟家。住在别人家里,处处陪小心,每次到医院看完病后总要在街上转磨到估计人家吃完饭后才回去。父亲总抢着帮他们家洗碗,捏着喉咙用蹩脚的普通话和人家小孩套近乎。一次在天桥下休息,父亲对母亲说旁边有一个老人,衣不蔽体,象是要饭的,冷天睡在一张破席子上。母亲说太可怜了,让父亲把刚买的油条送去。父亲说母亲是菩萨,自己已经可怜到了极点,还要可怜别人。郑州医院也没能治好母亲的眼睛,这显然是中国无数骗子开的“专科医院”之一。此后母亲大约就灰了心,不再出去寻求治疗。母亲一天天的消瘦下去,身上出现一些色素斑,并渐渐出现恶心、头痛,直到去世。
5 Y6 i8 Z5 ^+ m我高中成绩最好的是物理和语文,因为母亲的病,我高考填志愿清一色填了十几个医学院,以第一志愿录取上海医科大学,我那时很自信,一心想以自己的能力治好母亲的病。母亲治病的过程很多都没有让我知道,我当时还没有接触临床,对医学只有一些极其浅薄的认识,对母亲的病我没有尽到自己的努力。我后来分析,母亲的病大约是颅内肿瘤压迫视神经导致的“视神经萎缩”,能够解释进展缓慢、后来出现的进展性头痛恶心(颅高压)和消瘦。现在看来,这并非是不治之症,早期CT可以确诊,γ刀或手术可以根治。当时大医院里已经有了CT。
% a/ F9 g2 `2 n: P2 A耗尽积蓄,辗转大小医院多年,处处碰壁,根本诊断不清,所接受的全是无效治疗,根本得不到现代医学最高水平的诊治。母亲治病的经历,正是中国无数穷人就医的一个缩影,是中国医疗水平极其不均的一个缩影,是中国医疗公平性极其低下的一个缩影。" V! p- l$ o0 O( }9 ^
母亲的病,是我心头永远的痛,也是我能够坚持纯净医学的根本源泉。# ]( e9 `$ ~/ t: q& p
附:棒棒医生之妹晓余《母亲的病》. N8 Q) i0 s* V2 _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生病的文章,只放在心里,没有动笔,今天看到我哥的博文,叹口气,敲起了键盘.; y4 W  @8 J- T' H6 ]1 j+ ^; ?, k
母亲起病应该是在八十年代初,但因为不痛不痒,只是眼睛渐渐模糊,也没当回事,开始去看医生应该是在82\83年的样子,那时也没有确定是什么病,家里四个孩子上学,而这病也仿佛不是要命的病,就那么一直拖着,到后来越来越重,就到我们县的医院看过,还住了院的,就是柳林医院,除了哥哥文中所说的母亲一人孤独地坐在病房中的回忆,我记得当时治病时说是为了不冲淡药效要禁盐,母亲就用白糖拌饭吃,总之,是吃得很苦的,即使不为了所谓的药效,母亲也是什么都舍不得吃的.当然结果是什么效果也没有.
" `! J# R' ?) D' I郑州与武汉的两次治疗,大抵与哥哥说的差不多,只是武汉那一次,或许真的与我们家个性极强的奶奶有一点关系,总之就是因为觉得没希望而没有坚持就医.奶奶对母亲情同母女,倒不是舍不得钱.这两次大城市的就医经历,对母亲的病没有任何的有效治疗,倒是期间我父母所经历的人间冷暖一言难尽,我记得当年父亲从郑州回家后说起求医经历和回家时在火车上的心情时,我在一边是流下了眼泪的,倒是母亲,虽然眼睛没治好,但兴致倒并不差,也不知道是不是强忍着自己内心的情绪.记得父亲当时还半开玩笑地说了母亲一句:你反正眼睛看不见,不知道我把一切看在眼里是什么心情!-----当年这一幕,我至今不忘.
1 E6 c' v- x; ]  o- t之后就断了治病的念头,全是用的民间偏方,求神也是有之的.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偏方,一是说吃夜明砂蒸鸡肝能治眼睛,于是一家人四处求鸡肝,周围但有人家杀鸡,鸡肝也大多留给了我母亲,哥哥的文中说到村里人对母亲的病说闲话,这是狭隘的,或许偶有极少数人极偶尔地说了些什么,但我们村的人绝大部分对我母亲是非常友善和关心的,同情与帮助的绝对是百分之九十九.夜明砂就是蝙蝠粪,中药的一味,干了磨成粉.那时候母亲真是吃了太多这两样东西了,毫无效果;后来又听到一个偏方,说是蚌壳\田螺中的那个硬肉(叫什么?)吃了能治眼睛,听说这个偏方时,天还很冷,我们家几个孩子还是打着赤脚,到水田里摸田螺,其结果当然也是一点用都没有.之后再也没有大规模地试过什么偏方,也没有认真地就医,就这么着了." z. T9 i9 d* f1 q2 t
就这样母亲的眼睛一点点完全失明,在她的眼睛还有一点光感的时候,母亲一人在家养了一头猪,她与这猪之间很有感情,后来猪被卖了的时候,她还难过了很久,猪被牵走的时候,我的母亲跟在后面唤了很久,像唤自己的孩子,那天我看在眼里,开始还有点觉得好笑,但很快就心里难过,我妈妈,她在黑暗的世界里,是很孤独和寂寞的,每天喂猪时跟猪说说话也是好的.那时父亲在外教书,我们兄妹在外念书,一般都是一周回家一次,隔得远的半年才回家一次.后来父亲买了一个收音机回家,在母亲之后几年的生活中,这大概是唯一的精神寄托.在母亲去世后,放进了她的棺木.+ d  Z: ]; E! b4 ?* Q- I
1988年,我师范毕业,当年暑假,去煤厂打工一月,赚了七十多元钱,这是我生平第一份工资,我妈妈说她喜欢吃葵花子(我想,在黑暗中,大概这是打发时间的最好的东西之一吧),很多年前,我妈妈说她喜欢吃荔枝罐头,我拿到工资,就在商店里买了一斤葵花子一个罐头,还给妈妈买了一条黑色百折裙子,如果说对于我的母亲,我还有什么是觉得稍可安心的话,那就是我赚到的第一份钱,给了我妈妈,不光是买东西,剩下的钱也交到她的手上,妈妈当时,是很高兴的.  X# I5 c4 c! e# A& ?4 R
之后两年,妈妈的病应该在恶化,但症状却不是很明显,也或许有症状,她却不肯说出来.我亲眼看到妈妈的背上布满了绿豆大小的淡褐色的斑,我当时很吃惊,问她,她说可能是自己喜欢抓身上的长的小包小几子,才变成这样的,我母亲的确有这个习惯,我当时直觉就算是抓,也不可能到这种地步,但因为对医学的无知,也因为母亲病得太久了,还因为她从来没有痛痒之类的表现,我们一家人谁也没有再去追究.
( Q* h7 B+ t; l5 H# F, T6 ^1 x( Y1990年春末夏初,妈妈开始头痛,爸爸把她接到学校,因为开始的时候她的痛是间歇的,而且她太刚强,爸爸和我都在上班,爸爸周末还要回家去种田,我照顾妈妈,所以总说去医院,总也没去,倒是请医生来看了,可想而知,什么有效的办法都没有.母亲去世前一天是星期六,爸爸回老家去种田,我跟她在一起,舅舅来看她,带来了桔子罐头,妈妈说是心里烧得慌,当时就开了吃,吃得很高兴,她情绪不错,舅舅走了一会儿,她就全吐了,不是普通的呕吐,是喷出来的.当天晚上,父亲住在家里没回学校,我照看妈妈,她已经头痛得很厉害了,我一夜没睡,就是用冷水不停地给她敷头,开始时好像还能缓解一点,到后来根本就不起作用,她痛得很厉害,我当时只想着第二天送她去医院.第二天白天,妈妈的痛似乎又缓解了一些,间歇性地痛,她开始念叨我奶奶要是在身边就好了(奶奶当时在阳新姑姑家,这事让她后来自责了很久),因为奶奶会很多偏方,有时的确有一时之效,如果不是太痛苦,妈妈不会这么说的.到了傍晚,父亲回来了,累得一点精神没有,母亲当时神志还是清楚的,她说想吃花生米粥,我就煮了一些,她也只吃了几口,就昏昏睡去,我看她好像睡着了,不再痛苦呻吟,心里还放松了一些.因为第二天是星期一,我要上班,而且第二天要举行全县教学比武,我代表我们镇参加比赛,所以当天晚上妈妈睡着后(当时应该已经是昏迷状态),我就回了我自己上班的学校.母亲到凌晨就不行了,爸爸学校的同事把她抬到附近的医院,已经停止了呼吸,我听到消息直到医院时,妈妈的身体还是温暖的,从妈妈开始头痛,到最后去世大概是一周时间.当时在妈妈身边的,有父亲,我和小弟,我哥在上海上大学,大弟弟在武穴上师范." w# ^+ Y. Q' t. e* M
母亲的遗体抬回到老家后,我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即使晚上所有人都出去了,我也一直一人坐在她身边,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下意识吧,反正我的手不停地在她额头按摩,我知道她没有意识,以至于后来她的眉心到额头的地方都变成淡黄色,父亲叔叔和姑姑他们商量后剪下了母亲的长辫子作为留念,这一缕头发,至今保留在我手中.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母亲后颈的位置皮下全是紫黑色,还有些肿,仿佛於血,那时候我怀疑我母亲是脑血管破裂而死的.
- d# H) @. g' ^3 d8 j! @7 d我的大弟弟从师范赶回来,一进家门,就跪下,一直跪行到我母亲的遗体前,而我哥,远在上海,家里没有告诉他,直到暑假回家,他才知道母亲去世,那时候,妈妈的坟上已经长出了青草.
( ?) }# H1 R, {7 g- F2 s妈妈下葬的时候,场面是很大的,全村人出动不说,连附近村子的人,在妈妈的棺木经过时,也摆出香案接灵,许多人冒着雨自发地送我妈妈最后一程,过后许多天,大家还一直在说妈妈备受尊重的葬礼,我妈妈善良辛苦的一生,赢得了大家的敬重与同情.对我老家的乡亲,我也一直是心存感激的,他们,真的对我妈妈很好.母亲下葬的当天晚上,按风俗要请她的灵魂回来喝茶,叔叔拿一架长梯靠在墙边,大弟弟爬上去,站得高高的,对着黑黑的夜空喊:姆妈,回来喝茶啊!-----弟弟连喊三声,站在地上的我们,全都泪下如雨.叔叔还按规矩在门槛里面撒了一层石灰,说是如果妈妈回来了,石灰上会留下脚印的.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我还是盯着那个地方看了很久.( [% ~! L+ }. G
有两件事,在母亲去世后我知道的.. `* ^$ [* t6 ~
一是母亲生前曾经跟村里一位大婶说,不该送我读书,要是女儿在身边多好.-----这句话让我许多个夜晚不能成眠.5 y9 S1 j7 q' Q9 w- i
一是与我爱人有关的,我母亲去世后不久,我在给当时只是普通朋友的他写信时提到我母亲去世了,他在武汉上大学,刚刚做完毕业论文答辩,接到我的信后就赶到我老家,夏天的中午,他独自一人在我母亲坟前坐了很长时间.他去了我老家我是知道的,但一人在坟前坐了很久却是几年后我才听村里的一位大婶说的,还是她怕我爱人中暑让他回去的,当时我的爱人,只是我哥高中时的好朋友,来过我家几次,见过我母亲几面,他没有跟我说这事,即使我们恋爱时也没说.也许就是这一坐,我的母亲,在天堂中指给了我后来人生的方向.5 B& \7 t  z) u8 {4 f- U& {9 ^
1990年夏天,我们家人,挖了许多野菊花种在妈妈的坟前,是弟弟连泥一起背过去的,第二年秋天,开成一片寂寞又热烈的金黄.! w  E$ b4 w$ s8 s7 i
0 _) T1 _% E" m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hzj.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32.我不像专家吗' _  b7 E0 I- _' l0 o" k

; [! z+ b2 T9 _; R' {; k; L' Y! G人长得太水灵,40岁象28,这对于“专家”,实在是一件苦恼的事。
9 y$ E+ t7 `9 `- p所以我坐门诊,病人比那些比我更年轻的医生少,比“老专家”少得更多。有些病人门口望一下就走了,这还是瞧得起你。
+ z: W+ m% ?& J2 Y3 U以前曾经和一位年轻医生对面坐一个诊室,他的后面病人排长队,我的后面只有一两个开药的。我乐得清闲,抽空看抽屉里的书,病人更以为我是实习生了。年轻医生突然问我,余老师,这个药是这样用吗?病人一下子都涌到我后面来了。
- z/ f1 `) T6 q" r星期六门诊主班,因为只有三个医生,病人没太多选择,我的病人就多了些。基本是心血管病人,高血压的很多,开药的多。但是,我是不会只满足于开药的,我要问一问病人的情况,他要的药是否合理。高血压药物五大类,凡几十种,选哪两种都不会犯大错,但关键是,能达标吗?不能的话,就要换药或加量,不能胡里糊涂的长吃,要监测血压,你不监测血压又怎么知道是否达标呢?这才是吃药的前提啊。那些丹参、绞股兰、心血康什么的我就劝病人不要吃了,当然这样的劝说相当于劝国人不要“爱国”。但我的解释也有有效的时候。你想啊,中国的医学水平在世界上是很落后的吧,这一点多数病人都认可。吃药当然要吃世界公认的药物啊,这些药是中国人自己胡弄出来的,国际上根本不承认啊。这么说很“汉奸”是吧,那么,再比方吧,连牛奶都不可靠,你想药能可靠到哪里?说的有道理啊,这药我不要了,医生你就给我开“国际公认”的药吧。虽然艰难,教育一个是一个啊。减掉中成药,给不少患者换上阿司匹林。这药便宜,效果好啊,我告诉病人,人家美国佬都用这药,中风心梗发病逐年下降,得益于阿司匹林也不少啊;而我们呈增长趋势,就是因为一级预防做的不好。我用手指向下和向上各画一条抛物线,对病人的视觉冲击估计比较大,部分病人就要这药了。有病人不信我的话,说他的药是心血管专家开的,他意思我不是专家。我就不说了,心里说,某些专家给我做学生,我也不必脸红。
' R. X' _/ j4 o* V* `有一对要结婚的男女,男的乙肝小三阳,女的打了乙肝疫苗,问能不能结婚,要注意什么。这可问对了,我对乙肝的工夫不是白花的,二人非常满意,我给了一张名片,让他们来我博客看看我的乙肝系列。& f7 n/ X% \. C/ Q
有一个“胸闷胸痛十余年”的,每天发,要做心脏彩超。我说你这不是心脏病啊,心脏病十年每天痛那还了得,早死翘翘了。你这象胃食管反流病,吃点抑酸药看看,不行的话就做个胃镜。病人说,你给我开彩超就行了,这是某县一个“老医生 ”说要做的。他意思你哪这么多废话,又不是“专家”,又不是“老医生”。我说我还是不能给你开,因为我认为不是心脏病。他旁边就有人说了,你改天去看专家门诊不就得了。他意思还是我不是专家。我怎么就这么看起来不象专家呢!我摸出一张名片,递给他,说,我就是专家。但他还是走了,他铁了心要做那个心脏彩超。既然天要下雨,这又有什么办法呢!6 G* o0 }: p3 ^* e4 Y+ z
又有一个女病人“反复头痛十年”,要做头磁共振。我自然告诉她这是无价值的检查,做了肯定也正常,因为不是脑子里面的问题,是血管性头痛。是啊,做过了很多检查,包括CT,都正常,现在就磁共振没做,所以要做一个放心些。看来医生的话远没有磁共振让她放心。我说,你做磁共振医院可以赚一大笔钱,我为什么劝你不要做呢?你想想。她说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别的病人就也说这医生负责。她身边的男人突然说我也是医院的。哦,那同行了,沟通应该更容易啊,您哪一科的?说是工会的,晕倒!既然你是医院的又是工会的,那我就给你开吧。我对工会的向来没有什么好感。/ \9 |6 j' g% c
一个女青年,说是血小板减少要查血,开了单子去。一会儿回来说上次30元,怎么这次只要15元。少花15元还不好?少花是好,但手指采血没有静脉抽血准确。我问是谁说的。她说是别的医生说的。我问是什么医院的医生,要是小医院甚至卫生所,我就用医院的牌子压他。她说就是你们医院的专家。又来了,她也认为我不是专家不够分量。我拈出一张名片,递给她,说,关于血小板和验血,有谁比血液科主任更专家的?这下,她不说什么了。
3 M" B# [. l6 V- p/ t" {我是如此不象专家的吗?& f" n! n  V: A0 y* Q* I

$ z, r4 M) V% V3 I" Y( N9 `4 g% ?* x; l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hzy.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33.红包9 h  k6 j6 }$ j. D7 _( ^6 o
! p6 W/ v/ V' @4 e/ P
从来没有收过红包的医生,不一定就是好医生;有大量的机会,仍然不收红包的医生才是好医生。4 v0 }0 u6 k4 G% _
某日看门诊。一病人家属站在诊室里半天不走,我初未注意。处理完一批病人后,家属动作麻利地把门一掩,塞200元票子进我口袋,“糖衣炮弹”啊。+ O, Z* v6 D, S9 ?3 m) d
我当然不要,拉扯间,外面敲门,得,收下吧,让人看见影响不好呀。
! i; n7 A$ H: G. i' f, r患者是一未婚女孩,因手指关节痛曾就诊于多家医院,查类风湿因子(RF)高于正常几倍,被理所当然的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但用药效果不好。前段看我门诊,我注意到血沉显著增高(140),女孩脸上有淡淡的不易觉察的对称性红晕。一问,晒太阳后红的更厉害。遮莫是江湖上享有大名的蝶形红斑和光敏感?我当时就说了,恐怕不见得是类风湿,很可能是红斑狼疮。家属说多家医院都“确诊”了啊。我解释,凭RF阳性和手指关节痛很容易诊断为类风湿,但临床是复杂的,还必须仔细全面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现在有种种蛛丝马迹表明红斑狼疮不能排除,而红斑狼疮同样可以出现关节痛和RF阳性。所以建议查ENA全套。一查之下,几个标志性抗体均为阳性,确实是红斑狼疮。予激素治疗20天,效果显著。今日复诊来着。
' [; U4 n: k3 K病人送红包,我一般是坚决不收的,此例有些不同。我的诊断把女孩从歧路拉回正道,说影响她的人生也不为太夸张,其意义之重大或许相当于遵义会议之于中国革命。家属感激之意甚诚,我迫于无奈的收下这个“红包”,内心没有丝毫的不安。
/ y$ C2 x+ H3 Y0 M说到红包,我想起N年前的一个农村腹水患者。本院十八般武器全使上查不出病因,后到省城更高级的一家医院住院检查,仍无结果,家财消耗殆尽。家属觉得我这儿“态度和技术”也不差,又转回我科住下。家属在我下班路上设伏拦住我,送一壶自家磨制的豆油。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口舌笨拙,手脚无措,掩不住的难为情。我非常理解他的心情,但那时我比现在更“原则”,没有任何余地的拒绝了。我让他放心,我们会尽心尽力的。我离开后回头看他呆立当地,脸色尴尬而又绝望。一霎那间,我明白自己犯了大错。他也许是把家中不多的值钱的好东西拿来,希冀换得医生的尽力,没想到城里医生根本就“看不上眼”。我想我的拒绝对于他可怜的自尊和卑微的希望也许是毁灭性的打击。这回拒收“红包”让我觉得内疚,虽然没有负罪感。是谁,是什么,让一个个几乎走投无路的病人都认定不给医生送红包就得不到尽心尽力的医疗服务?罪恶之源在于此! r> 向病人暗示或索要红包,对于我,连想一下都是一种耻辱。但我却曾向一个药商索要过“红包”,他数次磨着我推销药品,我都不予理睬。后来我从网上看到出了一本新书《本因坊秀策全集》,秀策不单是我的偶像,几乎是全世界棋手的偶像啊。赵治勋曾极赞:“秀策是围棋的基本,简单说,这位名人的风格正确无比,计算很深,一手一手向前推进,就像是一篇没有败笔的楷书。”我神驰想象着那一局局“没有败笔的楷书”般的棋谱,却买不到书,是怎样的心痒难熬啊!就在这时,那位神通广大的药商来了。不知他从哪里得知我爱好围棋,就投我所好和我谈论围棋,引诱我灵机一动,这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只好交给他了。一周后,带来了砖头厚的书,价格一百多大洋。这是我唯一的一次“索贿”经历,不是我的错,木野狐魅力难抗啊。虽然收了“贿”,他的药我不会特别对待,棒棒医生的底线不会突破。! s2 N% S9 R% C; ~1 P) q& I
(注:说不定本文又给方黑们提供了举报材料,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 b  ^6 g; S8 j  f/ i) Y% b% Y# h, {# y7 A0 W( X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08.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34.领导的待遇
: ~# b4 b& o. v9 \) v
7 s& }9 U6 u* l! I% j在中国,领导看病享有特别的待遇。退了休的有干部病房,可以当疗养院长住。在位的,更不必说,最好的专家,最好的药,最好的病房,随时等着。一点也不难。( e9 U! [' d  r, x
但是,领导不一定就能得到合理的治疗。较之草民,似乎更容易被过度治疗。
! S) I$ B1 S% B8 n+ E! n某领导酒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住院。这么简单的疾病,医院丝毫不敢马虎,组织重量级专家会诊。合理的治疗往往是非常简单的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时只需要止痛加上水化、碱化即可。目前认为,首选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消炎痛、双氯芬酸钠一类,口服即可。备选的还有秋水仙碱、激素等。其关键治疗在于慢性期。但是,对如此大领导住院,只给予口服消炎痛,说得过去吗?能体现“高度重视”吗?无论如何,得输液吧!于是,上两组液体,一组是抗生素,一组是万能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川穹嗪。对痛风而言,这两种药完全搭不上边嘛,都糊弄到领导头上了啊。% {, M. }9 [& N8 V) @
某领导,三高加冠心病,每次不舒服就到医院吊几天参麦。成了习惯,每次出差前也要吊几天,仿佛出远门前给汽车加油。我每次见到也只有暗自摇头,我不能像对草民一样的跟领导说,这是垃圾药,把它丢进垃圾桶里去吧。6 I9 ?  p7 i9 a
领导一个小小的感冒被接进医院。其实,趁机在单间里彻底休息休息是最好的治疗了。但是,得输液啊,不然,好的慢了,耽误领导大事谁担得起啊?青霉素太不够级别,怎么也得三代头孢吧。输完头孢,另外再输点“能量”。把“能量合剂”当成补品了。6 A+ Q! U, H$ l* E1 [% g( @
看吧,在中国,如果不能贯彻循证医学理念,即使领导住院,得到的也不过是如此垃圾的治疗,屁民们还抱怨什么?: w9 C/ d! U$ S9 y5 j
% `- q% G' H6 @' |) S& \9 b% l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0e.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35.一病不知,医者之耻
# C. T0 y; w, u; J4 C$ e1 F1 p, q5 C' T  g9 F$ S4 v% ~
儿科主任推荐一病人来找我看病。是12岁的小女孩,在某省级医院诊断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主要表现为反复咯血和缺铁性贫血(重度)。 这个病名是很熟悉的,但从未接触过,因此也从未阅读过相关文献,对其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预后均不了然。我无法凭着经验向患者家长解释和推荐,我只有老实承认我对这个病不清楚。当着他的面,我翻阅了《实用内科学》《实用血液病学》等教材,找不到这个病,于是留下他的电话,待网上查找出结果再告诉他。+ y& N2 H5 x0 }; F7 W
晚上网,在丁香园、默克诊疗手册等找到相关内容。这是个罕见的病因尚不明的疾病,无特效治疗,以激素和对症治疗为主,病情反复发作,最后导致肺纤维化,生存期大约数年时间,主要归属于儿科和呼吸科。' e% N0 @0 d1 A+ T! l  n+ R
明天家长将来看我的门诊,我会详细向他解释。6 t, w) X  z+ Q( z" h
《希氏内科学》序言有一句名言,“医学是一种需要博学的人道主义职业”,一病不知,医者之耻!当以此为座右铭。
5 v, b) B8 g4 Q, s
6 d& z9 g, s,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0g.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36.致命的血常规
; p% ~2 C$ q) u) g0 D6 @0 r
# ]6 e! m* c2 X; v7 \就本性而言,我非常羡慕老师,钱虽少点,但一年两个长假,是医生难以想象的神仙日子。医生一年到头没有休息的,即使过年也不消停。
' |1 b2 E- s' {0 {0 T春节期间,值二值班,手机24小时开通,不敢离开医院两站路半径区域。晚十二点被叫去科室,闹腾几个小时,送走了一患者。面对家属的恸哭,我内心也十分痛苦。按说十几年过来,早已麻木了才是。6 g5 ^& h& x; `
患者男性,42岁,职员。“发热半月伴咳嗽一周”入院。追问病史,一月前即有头昏、乏力、活动后心悸,偶有自发性牙龈出血,伴胸背双下肢骨关节痛,未以为意。半月前出现发热,某中西医结合门诊医生以“感冒”视之,以“鱼腥草、先锋+地米”抗之,患者因春节故,复以意志力忍之。忍无可忍,于今日入我院呼吸科,查血后即以“白血病?”转入血液科。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轻度贫血貌,颈、胸等部位散见紫癜,浅表淋巴结不大,牙龈肿胀,胸骨叩痛阳性,右下肺细湿罗音,脾轻度肿大。血象:Hb89g/L、WBC108G/L(正常4-10)、BPC16G/L(正常100-300)。X线:右下肺炎。骨髓:Aml-M5a。确立诊断: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5a)并白细胞淤滞症、右下肺炎。
- x8 Y4 S: q/ }3 X确立诊断后不到半日,未及行白细胞去除术,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右侧偏瘫征。考虑颅内出血,上脱水剂,告病危。欲作CT,床刚推出病房到电梯口,大量暗红色血液从口鼻涌出。判断为应激性溃疡,急推回病房抢救。加开通道,生命体征监测,通畅呼吸道,推Losec,上善宁,输晶体液。半小时后血渐止,家属稍安。但告知真正致命的是颅内出血,病情仍在持续加重,昏迷进行性加深,呼吸节律改变,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命在顷刻之间。两小时后呼吸停止,随之心跳停止,抢救无效,告死亡。
8 a/ I- k( J" [" k/ U2 Y% a棒棒曰:此例在病之初,医生若严格按照规范行事,查个血常规,必能发现白血病线索,奈何以“感冒”视之?奈何以“鱼腥草、先锋+地米”抗之?硬是拖到“高白细胞血症”,导致脑出血,虽有术而措手不及。血常规至为简单,但诊断价值绝非望闻问切可代替者。忽视血常规,是可以致命的。  q* T. I; n+ I! g9 o
* U6 r4 C1 w" `* M( \% d7 T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0v.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37.给熟人看病  Z5 \, o& p( a6 Q% ?0 A" H' `
* r3 I# U* ?6 F* M- e% T
老家打电话来,一位亲戚想过来看病。说是做事、走路稍久就心慌,怀疑有心脏病,不放心到县医院去看。这种情况遇到很多,要是没有熟人,就医者普遍对医院不放心,花了钱不说,最担心的是耽误病情。亲戚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位年轻患者在县医院看了多次都说是颈椎病,最后在武汉确诊为肺癌晚期。当然同样的状况在我们这一级医院也存在,在医院工作,会有无数的熟人看病要找你。在中国,去医院看病不找个熟人,心虚得仿佛上街不穿衣服。我让亲戚让星期天来,只有这一天有点空。8 S5 q$ d7 e2 d1 R
来后带到门诊,坐诊的专家都被病人围得水泄不通,于是,棒棒医生就亲自看诊。医生一般不愿意为自己的家人看病。问病史之先,就看着面色不佳,呈蜡黄色,遮莫不是贫血,我心里想。
5 U3 E5 Z. b5 t, H- T首先详细问病史:52岁,女性,近四年出现活动后心慌,近两年加重,不能耐受稍重体力劳动。无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无双下肢水肿。伴有腰骶部痛,当地检查说是“腰椎间盘突出”。既往有多年月经量多的病史。体检示:贫血貌(面色和手掌黝黑里透着蜡黄色,牙龈、睑结膜、甲床苍白),淋巴结不大,无胸骨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不大,双下肢不肿。这一番下来,心里已经有个大概,是贫血不错。最大可能是长期月经量大铁丢失所致的缺铁性贫血。但是,因为年纪较大、贫血伴有腰骶部骨痛,需要排除骨髓瘤或骨转移癌之类的恶性疾病。之前接电话时我准备做的是这几个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腰椎片。现在看来,心脏病可能性不大,则胸片和彩超就不必查了,尿常规也不必。检查结果依次为:心电图正常;血色素62克/升,是较重度的贫血;腰椎无骨质破坏征象。现在诊断就比较清晰,否定心脏病,骨髓瘤可能性也小,基本可以断定是“缺铁性贫血(中重度)”,病因就是月经过多。若要万无一失的确诊,尚需要做血清铁或骨髓铁染色检查,但我的经验认为不必花此冤枉钱,可以先行诊断性治疗。治疗建议:1、多吃富铁食物,如瘦肉、猪肝;2、补充铁剂(几元钱一瓶),建议到药店去买,比医院的便宜;3、一月后复查血象。
* D0 \+ I, V: _" q0 r整个诊疗过程只花了百元左右,因为亲戚希望做个“全面的检查”,应该虑及患者的这个愿望,否则一个血常规20元就可以了;大老远来,做好大的准备,只花这点钱会不会有点失望呢。这样简洁的看病过程,并不是因为找了个熟人,而是因为熟人是棒棒医生。
5 L# p% k7 W% t9 Q8 [! ]# M说来是一个甚为简单的病,但简单的 病连县医院都不放心,非要到“大医院”,还非要找个熟人,这是值得深思的现实。
" l# E' ^% m' o4 j. Z( C+ e3 X* Z
5 @# l* n5 g3 h. e! L- d1 g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1q.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38.简单看病
) B6 h( O  z, G6 j! F9 u
. g- `( {9 q# P十一假期打算回老家一趟。接到柳州刘同学的电话,说他85岁的老母亲一月来卧床不起,在县里做了个磁共振,结果是1、腰椎退行性变,椎间盘变性,黄韧带肥厚;2、腰椎3、4,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腰4、5水平椎管狭窄。我说,这显然是骨科问题嘛,如果不做手术的话,就只剩下护理的问题了,疼痛可以用药物控制。因为年纪大了,他家里都不同意手术,问题不会很复杂,我想。但我受到的医学训练是,决不能单纯凭检查报告单就给病人下结论开处方,要是能亲自到病人身边进行问诊并做体格检查才好。于是相约回老家,在他是尽心,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6 Q! z- s% j. k' @回家在城关办完事情后,第二天一早被刘用小车接去他的老家村子给老太太看病。车从国道进入小路,弯弯曲曲的窄水泥路直通到村庄。二十几年前这条路很熟悉,刘高我一届,在黄高和上海读书都在一起,每逢假期,常呼朋引伴的各家串门聚会,他家的老房子我也依稀记得。
9 n  p. L* A0 p老太太躺在床上,可能没有认出我,神志是清楚的,问话能简单回答。我简单向子女们问了病史,就上前做全面的体格检查。由于长期卧床,味道很重。刘的大哥说,在县医院看病,医生根本就不象你这样检查,只是简单问两句就开拍片单子。我的检查自上而下:神志清楚,喜右侧卧位,没有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颈静脉没有充盈;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软,未触及肝脾肿大,无压痛;上肢肌力对称;左下肢呈屈髋、屈膝、外旋位,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髋部疼痛明显,腹股沟中点附近压痛,纵轴叩击痛阳性,右下肢正常。追问病史一月前曾摔倒过。至此,诊断基本清楚,应该是股骨颈骨折,这是老年妇女最常见的骨折,而不是腰椎的问题。建议到县医院再拍个髋关节的片子,是否做手术,再说。+ q; K% Y- t: ^) Z; t6 F
病看完后打道回府。
7 K, l) l. O! n- y两天后接到刘的电话,说到县里拍了片子,确实是股骨颈骨折,问下一步怎么办?怎么办,虽说年纪是大,但是心肺等内脏功能尚可,建议做手术,好的话,可以下床,生活质量不可同日而语,子女也甩了护理的沉重包袱。4 I1 z& s+ t9 t0 p" C, \# [2 V* p: R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病例,一开始就应该诊断出来,医生如果做了基本的问诊和稍微详细的体格检查,拍个X片就可以明确诊断,根本不需要磁共振这种高科技。用简单的方法看病逐渐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因为简单的方法不赚钱。  b. z5 x# d6 Q3 |; o* I$ l) z

( u7 p# N- Y( @7 _/ L4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1r.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39.缺铁先不要补铁+ B& ^: t" \4 E, X$ O/ ]$ B
# P2 ~( r, R4 T6 q- n2 N
患者甲,女性,63岁,农民。面色苍白、乏力3年,曾在某县医院作骨髓铁染色而确诊为“缺铁性贫血” ,补铁治疗半年,效果不佳,上述症状加重而来我院血液科就诊。查血红蛋白30g/L(重度贫血),骨穿支持“缺铁性贫血”。但为什么补铁效果不佳呢?仔细观察骨髓涂片和血涂片发现,嗜酸粒细胞比例略高。这唯一的一丝线索提示寄生虫感染的可能。再追问病史,患者有下水田接触史,进一步查粪涂片找到钩虫卵而确诊为“钩虫病”。于是,予驱虫治疗,再加上补铁,一月后血红蛋白升到100g/L。
7 L4 r# Y4 s" e3 l* x- F患者乙,男性,57岁,警察。自己无自觉症状,因家属发现其脸色“蜡黄难看”一月而入院。查血红蛋白68g/L(中度贫血),骨穿确诊“缺铁性贫血”。中年男性缺铁最常见的是痔疮和胃病(溃疡、肿瘤等)。患者没有痔疮。为追查缺铁原因,建议其作胃镜检查。患者因无胃病症状而拒绝检查,只要求补铁治疗即自动出院。两周后突发胃出血再入院,做胃镜,病理活检示“胃癌”。所幸尚属早期,予胃癌切除术。随访五年,获得治愈。
) `/ L8 d7 `9 V" }$ r4 K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患者乃至医生,往往易满足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满足于补铁治疗,这是最大的误区。缺铁和贫血只是表象,隐藏在其深处的也许有更严重的疾病在,作为医生,必须抓住任何蛛丝马迹深挖下去,直到挖出缺铁的原因来,如患者甲的“钩虫病”,患者乙的“胃癌”。而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首要的也不是补铁,而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患者甲的驱虫,患者乙的胃癌切除。去除了病因,再补铁,才会有效。
' N7 z' e" u) m4 [! y% M0 S+ z7 F棒棒医生经常考实习医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要点是什么?回答多是关于补铁,很少有人知道,要点是彻查病因和病因治疗。
" U- _: @4 C+ @! D8 B9 Z1 p8 v3 |9 b6 a9 P. m  ^, W. f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2g.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40.让政治的归政治9 ~% A+ U# `2 \7 K8 w
3 V/ n+ s% e! ]4 `; i
自从2003年“非典”后,每逢疫情发生,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这本是好事,但过度了就很荒谬。一把手一插到底,官员干预专家决策等奇闻异事屡有发生。但是,也不是没有有骨气的专家。% F- j/ T% Q% P2 f6 v" T( D
有一重症甲流患者,住院被“高度重视”半个月了,咽拭子早已阴性,仍然发热不休,显然是另有疑难基础病。甲流不过是偶然际会,仿佛一夜情。先后有局长、市长、厅长、专家组轮番“临幸”。病情稍有反复,上级就震荡不已,生怕破了甲流“确保零死亡”的政治指标。因为血象异常,厅里就派来了某血液科教授。教授是我熟识的,她的临床基本功端的深厚,怀疑是红斑狼疮,一番条分缕析娓娓道来,令人如饮醍醐,有豁然开朗之感。讲完后,某专家提问,大意是如何均衡学术与政治。盖因甲流救治政治干扰太多,专家皆有莫所适从之感,与座众人皆心有戚戚焉,企望教授有以教。# i' ?' }) A4 |
教授答曰“我的眼里是没有什么政治的,让政治的归政治,医学的归医学!”, {+ y1 W# z- R+ D
快哉斯言!说得出这样的话的人,才不失专家的尊严!
2 @7 P5 I2 I) L. z; e; ^5 ?
" S8 B4 N7 y# Z) h4 s" q%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2h.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41.群体性心因反应" ~7 C' E! z* f8 B

7 j% w  ?# `. H2 a: p+ j0 `& Q接到通知:附近某乡镇化工厂发生氨气泄露事故,大批居民中毒。
0 B5 c% V7 `/ I120呼啸而出,带专家3名,棒棒医生作为血液专家侧身其中。公路在江堤上,一边长江如带,一边灌木丛生,真真好风景也。1 Z! Y  x# z- Y3 O! P
一个多小时后到了厂区,颜色骤变,泥土是紫黑色,水象沥青,田里大片发霉似的白苔,空气灰蒙蒙一片,环境污染触目惊心。相比之下,氨气中毒也许可以忽略不计,我心里这样想。
" I  P2 V) ^2 A当地政府和厂方招待午餐,在滨江的一个酒楼里,江风清爽宜人。说是简单的工作餐,菜肴着实丰富,其中红烧江鲢是地方特色,地道纯正,味道硬是要得!想象着三五好友,啸聚江滨,把盏临风,大碗喝酒,大块吃江鲢,该是何等美事!但眼前,我只要了一瓶啤酒,略具意思而已。
5 Y* y' Y# A/ [3 y3 j. u8 _  c7 r吃完后迅即行动,第一站到卫生院看病人。整个的卫生院可用“破旧”二字形容,从房舍墙壁到病床桌椅,到输液架血压表,均仿佛落后时代一个世纪。. p3 j+ I  G" i0 A5 y; A
氨气泄露原来是四天前的事,泄漏点下风不到百米处是居民区,当时报名中毒者104名,除11名病情较重已分流到县医院外,其余90余名都在本卫生院。但我们看到的只有3名,据介绍,其他的基本打完针后就回家了。氨气中毒打什么针呢?原来居然是消炎针,消炎针在中国是万能药啊。三个人都没有呼吸道症状:一个是教师,说是他老婆把他骂来的,感到“中毒”后“两脚没劲儿、头昏”,云云。一个是老农,两手指甲里填满了黑泥,说“出巧了,中毒时还不觉得咋地,打了两天针后倒感冒了,哈哈哈。”。一个是农村妇女,躺在床上唧唧歪歪,说“中毒”后“什么事儿也不能做”。三个人体检均未发现阳性体征。事情的演变越来越有趣,显然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
* T- }, I( m. |$ I- }: t9 X7 H* p% I第二站驱车到县医院,看看几个重病人的情况却又如何?县医院“破旧”的程度要好很多,规模则大得多。医生抱来11份病历,挨个看了,其实完全可以合成一份病历。主诉都是胸闷、头昏、全身乏力、不能吃东西等没有技术含量的症状,同样没一例有呼吸道症状;体征、胸片等检查全阴性。我们选看其中最重的三个:一个太婆据说已三天不吃饭了;一个50来岁的妇女,中毒时发生过抽搐,且被救援医生亲眼看到。我问抽搐时心里是否明白,病人说什么都不知道,今天才醒过来(已经第5天了),平时什么病也没有。另一例是78岁的老太太,躺着哼哼个不停,脸上没有自然的痛苦表情,说是中毒后就一直肚子痛。专家组组长L主任为其体检,腹部是软的,按到哪都说痛。L 主任就说:“不要紧张,痛就说痛,这个地方没什么东西,也会痛吗?”,太婆说:“反正你一按就痛”。L主任挺较真:“五脏六腑都各有位置,不会到处都痛的,你要配合医生,确实痛才说痛。”没想到老太婆闻言一下子“发毛”了,跳起来,吼道:“你死远点!不要你查!滚!”78岁的老媪,力气之大,中气之足,令人惊讶。这一幕极具戏剧性。
1 W7 M" ]# X" t' S看完后会议室讨论。我的意见是:毒源、接触史是明确的,但由于是在开放空间,中毒症状都很轻,可诊断为“轻度氨气中毒”。当然,实际上我认为所有104人没有一例真正中毒,他们只是闻到了氨气的气味而已,闻到屁不等于屁中毒(屁里也有氨气)。氨气是强水溶性刺激性气体,其中毒是按中毒性呼吸道炎、中毒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顺序发展的,没有一例有这样的表现。但影响这么大的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说真的一个氨气中毒也没有发生,怎么向人民交待?况且医院里都下了“氨气中毒”的诊断,都给打了针,输了氧,这点也不好推翻。因此,必须诊断个“轻度氨气中毒”才说得过去。至于其他所有稀奇古怪的症状,我以为唯有用“群体性心因反应”来解释,这才是唯一正确的诊断。还在医院里的病人“病情”都稳定,至少没有任何客观异常的指标,应由政府出面,动员全部出院。D和L主任的说法大意差不多。7 b( z" \7 o3 X0 ?2 p- w2 ]! ?0 T/ C
专家的意见会报告县政府,但事情其实不那么简单,后来了解到一些内幕。原来该化工厂是外地企业,由于污染严重,当地民怨极大。就在事故前两天,居民和厂方还进行了一场谈判;事故前一天省安全生产检查团还通过了检查。检查团一走,就发生了氨气泄漏。这是对安全生产检查的一个黑色幽默的评价。而“刁民”们,也只能以“群体性心因反应”的方式,谋取一点补偿,略示一点反抗了。  B0 }; Q8 Q& d) V+ b# ?
' ?4 _3 Q; [) P  @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2k.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42.学不了大长今
* E( W- J% ?+ {& Y
5 J1 g- S7 w- B: G- v患者,女,41岁,剖宫产术后由当地医院转至我院妇产科,妇产科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子宫胎盘卒中、胎死宫内、剖宫产术后。高龄产妇加上这一连串可怖的诊断,可以想象预后。更糟糕的是,患者转至我院即发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凝血象显著异常,多发出血。
/ f% B% z; `- B5 \* l* O* u& U2 v请棒棒医生会诊,诊断为DIC,予以标准治疗,两天后完全纠正。/ L. V/ G: J5 F- `1 l7 v
患者同时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不全、心肌受损、肝功受损;还有大量腹水、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还有低蛋白血症、低钠低钾。这是由于病理产科和手术并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并打破了各种生理平衡所致,病情极其严重,考验的是一个医院的综合实力。我院组织了相关专家多次会诊,经一星期多的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DIC、低钠低钾、腹膜炎、肾功、血小板等均好转,但肝功恶化(转氨酶达1200),腹水增加(为漏出液,低蛋白血症和肝病所致),雪上加霜的是患者的钱早已用光,已欠款3000元。
. M' k5 Q" A& I最后,专家组意见,目前无妇产和外科情况,以内科治疗为主,该转到哪个科呢?哪个科也不要。领导拍板转到我科。这不欺负人吗!但领导说了,这是信任我们。能怎么着?胳膊拧不过大腿,我也拧不过领导。: \2 j8 ?3 M5 K5 {; I% K. k. r8 `
转来后,诊断和治疗方案都不成问题,问题是催款。面对一个负3000元的病人,你该怎么办?和家属掏心沟通,了解到病人娘家有八十老父、继母和继母生的弟弟,弟弟打工无法联系,二老赤贫不必指望;婆家的贫困指数与此相仿,况且前面的治疗费用已借了几千元,就算卖屋也无法筹到钱。身上仅有的200元昨天也缴了费,已经连饭钱都没有。可谓“已诉征求贫到骨”者。此情况向医疗部报告,说前一阶段就算没钱医院也要抢救,现在并不危及生命,还是要催款。这意思我懂啊,但款是无论如何催不出来了。鹭鸶腿上剜肉也做不了一碗汤,又无法逼病人自己走。免费给吊点肌苷维C葡萄糖,白蛋白和血浆的单子也照开,你有钱买得回来就用,否则我们也没辙。家属是个非常老实的农民,拿着单子往口袋里一塞,目光呆滞的望着窗外,每个人都感受到他的绝望。8 c' @. m1 }. ]: z, f
如果是大长今,她会怎么做?她会向男友借钱买药给患者,她会不带任何杂念一心一意尽一切办法去把病人治好。我做不到。就医术来说,今天的我没有任何理由比大长今差,不考虑钱的话,我也完全有希望治好病人。问题是,我怎么能 不考虑钱呢?就算撇开我自己,还有科室呢?医院呢?我不得不承认,我学不了大长今。我所面临的问题,即使大长今再生也无法解决吧,她男友没那么多钱啊。还是要靠党靠政府靠更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啊!9 s. N0 L, F: {3 Z" c' [+ z
再过两天,病人就会自动出院吧,我想。! \6 O9 m* c* |& M/ t9 U

' J, D5 S& R6 u$ q*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2v.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43.录心贴
; J0 D, h$ P+ |) u. g$ P6 y% q: T; V1 {0 ~- X& f" Z/ g' N
韩剧《商道》里有一句名言:做生意不是为了赚取金钱,而是为了赚取人心。这确是商道的最高境界。医道亦然,赚取了人心,自然就赚取了门诊量。
8 k) E. G3 }: X. D  j林尚沃还在铜器店做下贱的杂工时,就偷偷做了一本“录心贴”,记录往来客户的生日亲朋红白喜事等详细资料。这样的笨功夫为一般聪明人所不屑,却是“天下第一商人”初出道的真正“大手笔”。得人心者得天下!
- p) p+ {7 W' h8 y4 L看专家门诊,想学一下林尚沃,做一本类风湿病人的“录心贴”。将每一个经手病人编号,登记姓名、年龄、性别、电话、病程、初诊时间、诊疗简史、处置等情况。一上午,登记了5名患者,3男2女,除一名初诊外,均有中医治疗史。一名服中药后出现全身过敏性皮疹,一名已残废多年。向他们耐心解释,劝停了一切中药治疗,均接受。我将以最大的诚心让他们摆脱中医的毒害,并接受国际推荐的最佳治疗。) v# o2 [* [8 S3 H1 W+ r4 o
这本录心贴坚持了一段时间,登记了几十个病人。通过电话对其中一些进行随访,病人会非常感动而配合治疗,他们是最早的“棒粉”,直到我离开临床后很久,依然来找我看病。
1 p' s! a! m# X# z, Q& G" Q录心贴,录的是病人的心。9 R& a, n' J' [" v8 o
  `5 j4 |3 m: e2 M0 L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35.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44.腹壁大疮" Y% B& l  R/ n0 C+ k
! X' r3 i: L: w! L5 C  h' O
患者,45岁,女性,有精神分裂症病史。近三月来出现腹痛伴发热,多处就诊,血象提示严重贫血(血红蛋白48克/升)、血小板和白细胞(2.9万)升高,怀疑白血病而到我科。查体惊见到腹壁有如图所示巨大包块,局部皮温高,色红,压痛明显,有波动感,显然是个巨大的脓肿。血液细胞学迅速排除白血病等血液病。其贫血是慢性感染所致的“慢性病贫血”,白细胞高是反应性的。于是转到外科,做一个简单的手术,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所见,幸而脓腔尚在腹壁内,没有突入腹膜,引流出黄色浑浊脓液300多毫升。术后患者精神立见好转,体温立即降到正常。& g9 V  u) V" d9 h0 E) o
这个腹壁大疮令人想到张无忌遇到的苍猿腹壁的“大疮”。在那个与世隔绝的山谷里,张无忌用棱角锋锐的石块作手术刀,割开白猿肚腹。虽说没有麻沸散,好在那白猿“颇具灵性,知道张无忌给它治病,虽然腹上剧痛,竟强行忍住,一动也不动。”术毕张无忌以鱼骨作针,将树皮撕成细丝为线缝合,最后在创口敷上草药就治愈了。胡青牛的神奇医术传到张无忌这里为止,后世中医没有学到手。苍猿腹壁的大疮是因为腹壁内异物(油布包裹的《九阳真经》)感染所致。张无忌清除了异物后,立即就进行了缝合,这个违反了外科基本原则。对于感染伤口是不能立即进行缝合的,必须进行引流,待肉芽组织生长,逐渐收缩伤口而愈合。
6 X& S) b& k; f3 Q: Y! U! [张无忌虽然尽得胡青牛真传,但是,那个时代还不知道细菌一说,他不可能有无菌概念,他不可能消毒他的手术器械石块、鱼骨和树皮丝线,在这种情况下,又严密的封死了伤口,可以想象,苍猿腹壁将会再长出一个大疮来,可能因此而致命。6 a) y1 Y: b; u. J$ q$ L
在现代医学的保护下,今天的病人要幸运多了,这是一个很小的手术而已。0 i3 W; q' z) o  {! Y

6 F- `) e3 L; B, t! y# F5 v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3c.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45.不讲理的病人6 i, O, |2 s! _' g7 T! o( t
) ]8 C5 R5 u$ y' o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讲理的病人也常有所见。
* J3 h! _/ K% x1 ~& x/ R3 ~, D" y; O有这样一个病人,50岁男性,因为遍身疼痛不适在中医院按摩治疗。按了一段时间不见好转,一拍片,居然发现肋骨多处给按骨折了。于是转我院,发现多处骨压痛,怀疑恶性疾病。给作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果然发现成团转移癌细胞,原来是个骨转移癌。怪事出现了,患者不感谢我们,反而怪我们给他“弄出个转移癌”来。天哪!这玩意儿难道是我们“弄”出来的吗?他倒不怪中医给他按出癌来!患者不可理喻,不愿继续查原发病灶,也不愿治疗,气呼呼的自动出院了。
4 j- z# n5 }* b7 d看门诊,以棒棒医生的好脾气,也曾和一位病人吵了一架。这个病人是个60多岁的老头子,因为我的病人比较少,我花了近一刻钟为他看病。我的诊断是类风湿,详细的告诉他怎么用药我就准备开处方,发现他没有挂号,就叫他去补个号。没想到他居然不愿意挂号,说一周前挂过怎么又要挂。我说一个号只管三天,他不管,说我只知道要钱,声音叫的天响,仿佛掌握了终极真理一样。这我也不干了啊,我一周两个上午的专家门诊,一个上午大约20个病人,其中一半还挂的普通号来看专家,我也从来就没让他们换过号。一个专家号是4.5元,给专家的是1.5元(5年前),一个上午下来不到15元,一个月下来也就120元还不到。因为我几乎是不开回扣药的,每个月的私房钱就指望这一丁点钱了,这专家已经廉价到无以复加了吧。如果是那种非常可怜的病人,我也就算了,但这位老先生显然不是省油的灯,是那种倚老卖老觉得全世界都欠了他的那种。笔在我的手里,你声音大又有什么用,嘿嘿。最后这位病人还真为这4.5元没开药就走了,晕死了。$ A$ h  T% k5 D  _3 B
患者,女,17岁,父母早亡,未婚,曾人流一胎。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2年,长期不规范治疗(主要是各种中医偏方),以致上周入院时呈重度贫血,血小板只有1千,全身皮肤大片瘀斑,两鼻孔填塞后仍渗血不止,病况相当严重。入院后我们一方面予大剂量激素冲击,一方面予输红细胞和血小板。后者费用2千多,我动员患者哥哥献双份血小板(对健康人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可以免费用一份,节约1400元,剩下的几百元我以私人身份为其担保。两份血都成功的输上了,患者的病情渐趋稳定。但从此家属不再露面,电话不接,把病人就撂这儿了。患者欠账一千多不说,吃饭也没着落。这时患者露出了她的“真面目”。她向护士要钱吃饭,护士说没钱,就骂护士没爱心;又向实习生“借钱”,那个老 实的实习生被迫借给她10元;向病人借,只得2元;向值班医生借,不给钱,但替她买饭、面包、方便面若干。而病人丝毫没有感激之心,仿佛这些人上辈子欠她似的。一天其同室病人离开一会儿回来发现包里少了300元钱,她难逃嫌疑。因为晚上她向病人要吃的,给她两馒头她嫌不好吃,转身下楼买了一大包零食上来,身上钱何来?然而,她声称自己也丢了东西,一袋洗衣粉、三条毛巾、牙膏牙刷,反复问我们要说法。我们建议她报警,她倒说这点小事何必麻烦警察叔叔呢。实在烦了,大家都不睬她,她还来神了,不停地按铃,闹得整个病区不得安宁。终于,把棒棒医生也惹烦了,强令其出院,停一切药,电话她老家的堂兄来接回家。下午她堂兄终于空手来了,没钱结账。她还问我丢的东西(总价值不到20元)怎么办?我说你好意思啊?你来时病得快死了,现在血小板长到6万8,活蹦乱跳;输血时没钱,我私人为你担保;治病没钱,药照用;没饭吃,大家为你买。你怎么就不知道感激呢?赔牙膏毛巾很简单啊,你补上欠的1500元,我双倍赔给你!不过我看你也不用来了,住院资料是不会给你的,建议你以后还是看中医比较好(唉,提这么恶毒的建议,在棒棒医生还是第一次啊)。病人并没有一点不好意思,还理直气壮,“我也没说你们不好,我会来结账的,我来结账时你们要赔我的东西!”OK, OK,等你,等你。走了不到三分钟,又回来,在病房卫生间里拉了一堆黄白之物在便池沿上。这种奇葩病人也有,科室全体晕倒!* b: b4 Z3 q" v3 |

5 k6 l* a4 H2 \& T* ?(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f8a5230102ei3g.html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