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说“虚为阴”,李先生这个回答确实符合八纲辨证本义。再请问:阴盛也属于阴证,这么说来,就等于说,阴虚与阴盛都是阴证啦?
质疑1:阴虚与阴盛若都是阴证的话,那么,这个阴阳划分还有意义吗?
质疑2:阴虚必伴有阳亢,没有单纯的阴虚,难道阳亢也是阴证?
质疑3:“阴虚生内热,内热是虚热。”也是中医理论本义。请问:如果阴虚是阴证,治疗阴证必以阳性药物治之,那么,该用哪类阳性药物?如果是虚热,治疗虚热是用热性药物,还是用寒性药物?
请问:在一个理论体系中,以上逻辑关系能否自圆其说?
--------------------------------------------------------------------------------------------
回复:
证伪是找出理论的一个反例,从而否定理论,使其不能证实。
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提出科学和非科学划分的证伪原则。科学和非科学的划分在波普尔这里得到了明确界定而且是一反常识的。非科学的本质不在于他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于是数学和逻辑学便被划分为非科学的。同样,心理分析学说,占星说,骨相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都是非科学的。它们都不可被证伪。数学和逻辑学之所以被划分到了非科学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需要经验去检验它们,他们被休谟称为必然真理。
八纲辨证能够被证伪,说明八纲辨证是科学的理论。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正是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逻辑关系不能自圆其说,正是科学理论的特征。
八纲辨证来源于临床实践,它是建立在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的基础上,再抽象而形成的,他不是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