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到底谁负责运化?或者是五脏都参与运化?
我说咱们解剖不行,古代也没有生理实验知识和条件,咱们还是猜吧。
猜一下,有两个结论,一个是五脏都参与了运化,起码是参与了把饮食精微转化成气血的过程。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就是这个意思。中医脏腑学说里,认为,每一项生理活动,都是五脏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再分细一点,有一个主要负责的脏器,那就是脾。
为什么是脾,为什么不能是心、肺、肝、肾呢?
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因为脾离胃最近,挨着,而且还连着。再没有理由。
中医有脾的解剖,一看就是脾脏,加上后人的解剖所见,把胰和脾放一块看待了。
“脾与胃以膜相连”、“扁似马蹄”、“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这些都是解剖所见的脾脏和胰脏。
可是这些都不能说明脾的功能,中医现在却需要一个负责运化的脏,就脾与胃以膜相连,就它了!
所以,《素问·奇病论》就说:
“五味人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反正把运化赖也赖到脾上了,后人在加一番发挥,脾主运化的理论就形成了。
形成以后,就和脾脏没有什么关系了,实际论述的是运化的功能。到了现代,病人把脾割了,还不影响中医用“脾主运化”来对他治疗。
我的结论:
脏腑学说里的脾,当初是一个解剖器官,学说形成以后,脾就成了运化的代名词。
运化,是人的重要生理功能,五个生理系统之一。 |